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重生后,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

第1066章 发现了新的线索

  

  

按照目前的调查速度,就算不眠不休,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核查。而且,随着时间的推移,证据可能会被销毁,线索也会逐渐消失。

  “要不我们分组同时调查?”小李提议道,“这样能提高点效率。”小王摇摇头:“这些车辆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,分组调查会导致资源分散,反而可能遗漏重要线索。我们必须集中精力,一辆一辆地查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
 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,第101辆车的调查出现了一丝转机。这是一辆白色面包车,监控显示它在案发后不久驶离了附近区域,行驶路线却十分诡异——先是在周边绕了好几圈,然后突然加速驶向城郊。小王立刻带领队员找到车主,可车主却坚称自己只是去送货。“送什么货?为什么路线这么奇怪?”小王紧盯着车主的眼睛,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破绽。

  车主支支吾吾,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。队员们对车辆进行仔细检查,却没有发现任何血迹或可疑物品。“再查他的通话记录和手机定位!”小王果断下令。然而,调查结果却再次让他们陷入困境:车主的通话记录和定位信息都显示正常,没有任何异常。

  “难道又是一场空?”小李失望地说。小王没有回答,他站在白板前,将128辆车的信息一一列出,试图从这些繁杂的数据中找到一条隐藏的线索。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,每过去一分钟,他们就离真相更远一步,可小王知道,无论有多困难,他们都不能放弃,因为这128辆车中,或许就藏着解开谜团的关键钥匙。

  案件的转机发生在小周的调查上。

  深秋的细雨裹挟着寒意,小周握着那张皱巴巴的俱乐部会员名单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。名单上“任涛”的名字被红笔重重圈起,旁边标注着“最后活动记录:10月15日,约伴徒步”。他推开“山野行者”俱乐部的玻璃门,门铃声清脆,却惊不散室内凝滞的空气。

  “任涛?他上周三说要去城郊的鹰嘴崖徒步。”俱乐部老板擦拭着咖啡杯的手突然顿住,杯壁上的水渍在灯光下蜿蜒成诡异的纹路,“本来约了三个驴友,结果出发当天他电话就打不通了,我们还以为他临时爽约。”老板转身从抽屉里翻出一个笔记本,密密麻麻的约伴记录中,10月15日那页用荧光笔标着醒目的记号:任涛,领队,鹰嘴崖环线,7:00集合。

  小周立即联系任涛的紧急联系人。当电话拨通的瞬间,听筒里传来机械的女声:“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。”他的心猛地一沉,随即调出失踪人口系统,却发现没有任何关于任涛的报案记录。“这不合常理。”小周喃喃自语,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,调出任涛的个人信息——38岁,某建筑公司工程师,单身,父母早亡,朋友圈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10月14日,配图是一套崭新的登山装备,配文“明天挑战鹰嘴崖”。

  走访任涛的邻居时,线索逐渐清晰。对门的李阿姨站在防盗门前,神情透着不安:“那天早上六点多,我听见他拖着登山包出门,还和楼道里的人打招呼。后来晚上十点多,我起夜时看见他家门缝没亮灯,往常这个点他肯定在看登山纪录片。”她突然压低声音,“警察同志,我跟您说个事儿——前几天有个戴墨镜的男人来敲过门,问任涛在不在,我说不在,那人就走了,可那眼神...瘆得慌。”

  通过调取小区监控,小周发现任涛确实如李阿姨所说,在10月15日清晨6:23分拖着登山包走出单元楼。但奇怪的是,他并未携带手机——任涛是个手机不离身的人,朋友圈里甚至有他在珠峰大本营用卫星电话发动态的照片。更蹊跷的是,监控显示任涛在小区门口徘徊了七分钟,期间多次看向手腕,似乎在等人。

  当找到与任涛约伴的驴友时,调查迎来了重大突破。三个年轻人挤在咖啡馆角落,脸色苍白。“我们在集合点等到七点半,任哥都没来。”戴眼镜的男生攥着冰美式,杯壁的水珠浸湿了桌布,“给他打电话,响了几声就被挂断,再打就关机了。我们以为他有事,就自己去徒步了。”另一个女生突然开口:“等等,我记得任哥说过,他最近在查什么工程的事,还说如果他出事,让我们...”她的声音戛然而止,与同伴对视的眼神充满恐惧。

  小周立即申请搜查令,带队前往任涛的住所。推开房门的瞬间,一股陈旧的咖啡味扑面而来。书架上整齐排列着《登山圣经》《野外生存手册》,书桌抽屉里锁着一个U盘,里面是某建筑项目的检测报告,多处数据被红笔标红,批注栏写满“造假”“危险”等字样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在床底的保险箱里,藏着一份录音文件——任涛颤抖的声音从耳机里传出:“如果你们看到这段录音,说明我已经遇害了。李朝阳和王明山...他们用劣质水泥盖楼,我掌握了证据,他们不会放过我...”

  与此同时,法医张林带来了决定性的证据。通过比对任涛生前在牙科诊所的X光片与死者的牙齿特征,两者完全吻合;任涛右肩的烫伤疤痕与尸体上的痕迹严丝合缝;甚至死者指甲缝里提取的皮肤组织DNA,与任涛留在俱乐部储物柜上的指纹属于同一人。当小周将这些证据摆在任涛朋友面前时,女生突然痛哭出声:“是他...那枚袖扣,我记得他上周新买的,说要在徒步时拍照用...”

  随着调查深入,任涛的社交软件聊天记录被恢复。10月14日晚22:17分,一个昵称为“沉默者”的人发来消息:“别敬酒不吃吃罚酒,明天乖乖交出证据,否则...”任涛的回复简短而坚定:“我不会让你们得逞。”

  李明站在刑侦支队的白板前,用红笔将“李朝阳”“王明山”两个名字重重圈起。

上一章 | 最后一章没有了,前往书页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