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如钩,筑玉楼 第三十八章:三问太平,寡人身后是玉虚仙!
‘呜!!!’
号声吹响,三千里狼烟冲天,伴随军鼓擂擂声,震动长空!
与此同时,临淄,齐宫。
齐桓公走出殿堂,看着遥远处四起的冲天之狼烟,听着遥远处擂擂之军鼓,气的发抖。
『真敢来?』他持剑而震怒。
此时,有士卒慌慌张张的来报:
『边关十万军卒和大将龙渊,都都投敌了!』
『好胆!!』齐桓公震怒,一剑劈落,剑气纵横,自此地而起,撕裂地面,冲出王宫,冲上繁华的街市,将许多无辜的摊贩、路人等斩成碎末。
管仲眉头狂跳,出手拦下还想劈剑的齐桓公,规劝道:
『这儿是咱们自己的城!』
齐桓公眼角跳了跳,这才勉强平息怒气。
他侧目冷声道:
『我若直去边地,斩掉那所谓的陆子,如何?』
『不可。』管仲轻声叹息:『有秦穆公在侧,而今更添孔仲尼.』
说着,他极目远眺,目光洞穿虚空,于不知道多少万里外落下,却又被那漫天的华盖给撞了回来。
管仲后退了数步,咳血,神色凝重:
『陆子本身便是大德,如今那孔丘也立地成为大德,再加上秦穆公,您若是出了临淄,万万不是对手。』
顿了顿,他继续道:
『唯有在临淄,在这齐国都城中,您得国运加持,才或可无忧.』
『或可无忧?』齐桓公冷笑:『你就对寡人这么不自信么?』
说着,他指了指大旗上悬挂的那颗脑袋,笑道:
『莫不是忘了这张陵,是如何死的?』
『可是.』
管仲苦笑,旋即小声提醒道:
『那位天尊,在三个月前的无妄之灾中,与西极天庭的天门一起.被砸落人间,身死道消了。』
齐桓公神色一僵。
片刻,他复又平静道:
『哼哼,你莫要忘了,我祖上为姜子牙姜太公!为玉虚之门徒,执封神之上君!』
管仲神色微微一动:
『您要.请玉虚之仙亲临?』
『然也!』
齐桓公脸上浮现出耐人寻味的笑容,执剑朝天,傲然而立:
『前些日子我便已然布置法坛仪轨,与姜祖之故人沟通!』
『何仙?』管仲胆战心惊。
齐桓公笑了笑,眺望远方的狼烟,冷道:
『为玉虚一脉,元始大天尊之首徒』
『您请来了广成道尊??』管仲惊叫。
『咳咳。』齐桓公放下剑来,咳嗽了两声:『那倒不是,请来了广成天尊的次徒,值年岁君太岁之主神。』
管仲出了口气,苦笑:
『我还以为您将广成道尊给请来了呢不过我没记错的话,你所说的那位是商纣王的一子?』
『嗯。』齐桓公点头道:『亦是道门之天尊不过保险起见,让底下人再起法坛,行仪轨,我欲请一位西极天庭的上天尊下来!』
管仲神色骤变:
『上天尊没必要吧?』
『保险起见。』
齐桓公神色间浮现出幽深之色,道:
『同时,也是耀武于天下,玉虚一脉的天尊为我长辈,再请来一位上天尊临世,到时候寡人之兵马横扫天下,何人敢拦?伱告诉我,何人敢拦?』
管仲默然。
半晌,他这才轻叹开口:
『若如此,的确为万全之法。』
齐桓公拂袖,不再去看那冲天之狼烟,一边朝着宫殿走回去,一边说道:
『我身后是玉虚仙人,再请来西天庭的上天尊,别说那陆子了,就算再来十位、百位大德,又如何呢?』
『天下,终归是寡人的。』
某处道宫。
中年道人睁开眼,侧目道:
『广成子。』
『师尊。』盘坐静修的广成子连忙上前,恭问道:『不知师尊有何赐教?』
中年道人居高临下,盯着广成子半晌,淡淡道:
『你教了一个好徒弟啊。』
『什么?』广成子微微一愣,旋即察觉到师尊语气不善,当即小心道:『还请师尊明言。』
『无事,无事。』中年道人懒懒的挥了挥手,打了个哈欠:『唔,吾倒想要看看,回头你怎么面对你那小师弟。』
广成子错愕,更加疑惑不解了。
第七十九日。
陆子车辇从齐地穿过,途径百城,尽管百城之上都起狼烟,都擂军鼓,但无一人一卒敢出城相拦。
两尊大德行于世,谁敢去拦?
更何况还有十万边关悍卒相随,有那位威名赫赫的上将军龙渊在侧!
路途上,也遇见不少齐地中的灾祸,如大旱、匪盗、凶妖等,陆煊也都一一出手,化解灾祸。
秦穆公发问,道:
『齐国,为敌国,陆子为何?』
而陆煊只是平静的笑了笑:
『齐桓公失德,与这些百姓何干?他们求的,不过是太平,不过是安生。』
秦穆公点头,若有所思。
而一旁,车架上的孔丘则是轻声叹道:
『是啊,诸国争战,百姓何辜?如今山河飘摇,又时有天灾这人间太平,何时能来?』
陆煊端于车辇上,看着两侧山河,想起路途上所见的各种天灾妖祸,轻声叹息,喃喃道:
『是啊,这天下.何时才能真正太平?』
这一问,是问此世之太平,也是问现世之太平。
坂田重工倒塌,可超级财团依旧屹立,邪教在暗中窥伺,南北生死二楼不知善恶,长空之上,长城之外,还有妖族虎视眈眈
『太平呐』陆煊再叹。
秦穆公则是道:
『若天下一统,战乱消弭,或可得太平。』
『天下一统么?』陆煊平静的笑了笑,并不说话。
只是在车辇又经过一处大旱地时,他指着干枯之农田,问道:
『此地已是齐国腹地,无有战火,汝看这儿,可得太平?』
秦穆公张了张嘴,不答。
陆煊摇头,以【言之有理】,唤来大雨,令稻田丰收。
继续往前。
又见凶妖盘踞山岭,但此妖谨慎,很少入城屠戮,只要求村庄小镇等每日奉上青年男女做血食。
陆煊指着村镇中青黄不接之景,指着诸多如同行尸走肉、满脸悲苦的老人,侧目问道:
『此地无有战乱,但可得太平乎?』
秦穆公张了张嘴,又是沉默。
这一次,是孔丘出手,以贤德之言,一语将那尊凶妖镇死。
继续往前。
又路过一处大河之畔,河水平静,并不汹涌,而沿河地带甚至没有建立堤坝,想来是从无洪灾之患。
但是,却能看见河边有许多人哭哭啼啼,有军士面露不忍,有数百孩童被绑在柱子上。
同时有巫祝在祭坛处念念叨叨,似是祭祀。
孔丘轻叹:
『这是在祭河神,以人性命,换来大河终年平静,无灾无祸』
陆煊此时侧目,指着被绑在柱子上茫然不解的孩童,指着在一旁几乎哭晕过去的父母,问道:
『此地无战乱,无天灾,亦无凶妖,但可得太平乎?』
秦穆公苦涩的摇了摇头,长叹:
『不得太平!』
说罢,他执剑挥斥,在无数人的惊呼声中,剑光落入大河,片刻过后,有血色浮现,一具仙尸从河底浮了出来。
这河神被剑气透体而死,浮上来的时候,左手还抓着半个孩童的尸骸。
秦穆公眼角跳了跳,默然不语。
而陆煊则是停住车辇,平静开口:
『故而我早就知道,若欲太平,只叫人人都守仁守义,是行不通的,有天灾,有妖祸,有仙患。』
一旁的孔子想要说些什么,但最后还是将话语咽下了肚子。
陆煊继续道:
『世人皆仁义,只是其一,天上仙人随意降下灾祸,妖物逞凶于山河间,还有这等作恶之神.都要荡平,才能得见太平!』
秦穆公后背发寒,孔丘神色微变。
荡平仙、神、妖么.
他们不约而同的抬头看了一眼天穹,尽皆沉默。
半晌,孔子轻声道:
『我不如陆师远矣,我之所求,只是求人人能守礼法,守仁义,却管不了仙佛妖鬼啊.』
陆煊轻声道:
『无碍,我来。』
他抬头看天,又扫视四周飘摇之山河,自言自语:
『天统人,妖慑人,并非不可,但为何人间不见太平呢?』
『又为何必须仙神居于人之上?』
『人,何故不能统天?』
三言两语,孔丘惭而掩面,秦穆公倒吸凉气,心神巨震!!
人,何故不能统天??
这一句话在他脑海中翻滚,翻滚着翻滚着,竟化作大浪潮!
后头,手执刻刀竹简的史官也颤栗了,犹豫了半晌,终究还是没敢将这句话给记上去,最后只这般写道。
【陆子经齐地,三问太平,三不得太平,此非人祸,而在仙、神、妖、鬼之过,陆子长叹。】
在他记录的同时,车辇继续朝着临淄前行,而伴随陆煊那一句‘人何故不能统天’,却见得隐约间,有人道运势落在他头上。
而那遮蔽天空的大势之华盖,亦再度暴涨,自千里而得化为万里。
第八十日。
近临淄,万里华盖浩荡,天花乱坠,地涌金莲,庆云相随,仙葩相伴,神曲缭绕,终日不绝。
沿途齐地之百姓,都听闻陆子之所做所为,竟不顾法令管束,各自前来,相拜相送于陆子。
第八十一日。
临淄已至,万里庆云华盖骤变,化杀伐之色,呈纯黑之象。
黑云压城城欲摧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