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卷 第八十三章 书楼先生正少年,君父杀君父(第二更)
许白焰质疑陆景的书楼二层楼弟子的身份。
安庆郡主便仿佛得了救兵,她扬起下巴,也对苏照时说道:『方才那陆景只说自己在修身塔摘录典籍。
你又说他字写的好,许是书楼的先生们也看他字写得好,便让他抄一抄楼里的旧书却也有可能。』
许白焰也慢条斯理道:『方才你问陆景随的是哪位先生,那陆景却说自己如今并没有先生教诲,若是他真入了二层楼,自然有二层楼的先生教他,若他只是暂且被寻去摘录典籍,没有先生教他,便也说得通了。』
安庆郡主连连点头,自觉有了底气。
苏照时听到他们二人这般说,也觉得有些道理。
可他却依然道:『不论陆景身份如何,安庆今日做的,都有些过了……』
他说话时。
远处的盛姿缓缓而来,神色有些清冷。
她来到亭中,仔细看了一眼亭中桌案上的茶水,便对伺候着的丫鬟道:『为郡主添茶,莫要怠慢了郡主。』
安庆郡主神色变了变,却默不作声。
时间大约又过去十几息时间,石桌上四人都默不作声。
原本尽力维护着氛围的苏照时,此刻也不愿说话了。
又过了几息时间,安庆郡主先是耐不住,她想了想,便伸手拿了一块点心,尝了一小口,又问盛姿:『这点心倒是爽口,不知是太玄京中哪家铺子的?』
盛姿神色漠然,摇头道:『不过是一家做些寻常点心的铺子,用的料子也都稀松平常,恐怕入不了郡主的眼。』
她说话时,看都不看安庆郡主一眼。
安庆郡主心里这才焦急了许多,她强笑一声,讨好道:『盛姐姐,你忘了?小时候你还常带着我离家,平日里娘亲不愿让我吃的零碎点心,俱都是你买给我的,我不挑嘴,什么好吃,吃什么便是。』
盛姿一语不发,她抬头看了看天色,徐徐站起身来,道:『如今时日也已经晚了,我们也已小聚,便就这般算了吧。』
苏照时和许白焰俱都皱眉。
安庆郡主微微怔然,摇头道:『盛姿,你这是做甚?我今日确实耍了些脾气,确实在气你,那陆景不过是……』
『不过是?』
盛姿漠然道:『你贵为郡主,此间身份便只有照时能与你比肩,我父亲虽有些资历,却也不敢与王爷相提并论。
我不过是一介朝臣之子,又如何能与郡主攀交?』
安庆郡主此时此刻,终于知晓盛姿是认真的。
她愣愣的看着盛姿,有些委屈道:『原来你这般看重的陆景?又为何不早日与我说?而且今日我们四人是自小的玩伴,他想入我们圈子,你总要与我说一……』
『安庆!』盛姿柳眉轻竖:『你这郡主当久了,便觉得这天下人都要奉承伱?
我今日之所以请那陆景前来,是应照时之请,想要央他摘录孤本,并非是他主动相求。』
许白焰似乎有些好奇:『照时兄,难道偌大苏府,便没有几个笔墨好的先生?』
『陆景的草书更好。』苏照时说道:『而且,无论是之前那一幅由陆景题字的画,还是如今这孤本,我都不愿让父亲知晓……若寿辰前知晓了,又有何意义?』
安庆郡主沉默下来,心中也越发不解,那便是这陆景的字,真就这般好?
她心中委屈,又觉得盛姿今日是真生她的气了,便低头小声道:『不过是摘录孤本而已,便由我去办,难道还找不来些笔墨名家?』
盛姿摇头道:『京中自然有比他写的更好的,毕竟他年少,只是……那些名家往往是功成名就之辈,笔墨好的又自有一股清高之气。
若是三五个字,你去相求,他们写便写了,可这整本孤本,便要花许多代价!』
『陆景为人柔和,又与我交好,他今日既然前来赴约,便一定会答应。
本来是这般简单的事,却被你闹成这样。』
安庆郡主终于沉默下来。
她仍然低着头,默不作声,偷眼之间又看到盛姿已然不愿看她,心下越是焦急。
于是,她想了想,声若蚊喃:『既如此,我便再去求那陆景便是,我可许给他些宝物……』
盛姿和苏照时对视一眼,想起了把君子剑。
苏照时摇头道:『以他为人,恐怕不会收。』
许白焰却轻笑一声,似乎是知晓这人间的人情世故:『不过是许的礼不够重罢了,陆景便是出彩些,身份也不过一府庶子,又将要入赘,再加上他年少,身份并无高贵的,又怎会那般清高?』
众人正在说话。
盛姿却看向远处。
与此同时,众人也都听到有人爽朗大笑。
他们俱都望向远处。
却见一位青衫的中年儒生,腰间配双剑,长巾落肩,正与人谈笑,沿着那林荫道走来。
而与这中年儒生谈笑的……却正是陆景!
盛姿看到陆景,脸上露出些喜色来。
旁边的许白焰和苏照时,却俱都站起身来。
二人沿着道路走过,来到道路距离小亭最近处。
苏照时和许白焰连忙执学生礼:『于柏先生。』
钟于柏朝他们随意回礼,脸上却还洋溢着笑容,对陆景道:『今日你要晚回去些,与我好好聊聊,观棋先生先我一步,邀你入书楼,做书楼先生,我自知书楼贵胄,便也未曾去叨扰你……』
陆景远远朝着盛姿点头。
二人便这般带着笑颜,愈行愈远……
『书楼……先生?』苏照时许是怕自己听错了,又皱眉问道:『方才于柏先生是这般说的吧?』
盛姿点了点头。
许白焰轻轻眯了眯眼睛。
安庆郡主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好。
书楼先生多是天下名家,许多在这大争之世中亡国的天下名士不愿入仕,又想传承学问,便会进书楼,当先生。
只是……这陆景不过十六七岁,又如何成了书楼的先生?
就连盛姿心里也有些茫然。
原来那一日,钟于柏带着陆景一气凌空,是送他去书楼……
当先生!
——
那亭中四人,暂且不表。
钟于柏房舍会客之处。
陆景和钟于柏相对而坐,两人谈了许多书楼点滴。
说道高兴处,钟于柏又从自己的柜中拿出一瓶陈年老酒。
『这酒是安槐名酒,如今却已失传了,我也仅剩下数瓶,平日里也舍不得多喝。』
看得出来,钟于柏今日即高兴,亲自为陆景倒酒。
而陆景身后那一面东墙上。
他在书楼所提的那几句笔墨,已然被钟于柏裱起来,挂于其上。
岁寒!
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!
这短短一句话,却让钟于柏极为喜欢。
只有天下入寒,诸多道理凋敝,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君子。
钟于柏面朝陆景,看着陆景身后的这行文字,叹气道:『你为我提了这一行字之后,我每日见到这笔墨,原本已然心如死灰的心中,又生出几分活气。』
『大争之世,北秦日益崛起,大伏却似乎过了壮年。』
钟于柏喝下一杯安槐酒,脸色微红,道:『北秦灭我安槐国,我这许多日日思夜想,却已经不愿这般苟活在豪门大府之中。』
陆景也饮下一杯酒,这就极烈,酒液如火,初入口中,口舌与喉咙,便像是被烈火烧灼一般。
可入了肚中,却有一股温润甘甜回返而来,沁人心脾。
陆景这具躯体,并不曾喝过这么烈的酒。
一时之间,辣的他眼中都笼起一层雾气。
钟于柏看着他笑了笑,又说道:『我原本想要出仕,为大伏效力,拦一拦那北秦大烛王的脚步,杀一杀那些气血若悬阳的北秦武夫。
可是……』
钟于柏说到这里突然弹指。
空中多出一把剑来。
陆景看一下那把剑,这剑并非是岁寒与松柏二剑。
这柄剑极为宽大,似乎是由青铜铸成,其上还镌刻了许多山水,看起来贵气无双。
『这把剑,名为君父,是安槐君王赐予我,是莫大荣耀,象征忠直。』
钟于柏又饮一杯酒,目光直直落在那君父剑上,落寞道:『可我却用这一把君父弑杀了安槐君王!』
陆景认真听着,脑海中思绪闪烁。
钟于柏许是醉了,语气也磕磕绊绊:『君父剑弑君!天下帝王多忌讳于此,崇天帝又如何会重用于我?』
『既如此,我便打算再过几日,也学一学那黎夏的伏无道,学一学那侠气猎猎南风眠,只身入北秦,杀一杀那些敌国老狗!』
钟于柏眼中带着无奈,带着决然,望着那君父剑。
陆景也同样如此。
君父剑并非传天下的名剑,更多的乃是荣耀与认同。
所以铸剑之时,又篆刻上许多花纹。
陆景仔细看去,却见那些花纹中,隐约可见斑斑血迹,已然化作黑色,嵌入其中。
钟于柏此时眼神越发落寞。
陆景看到眼前这位天下名士这般消沉,他思索一番,又说道:『于柏先生倒也不必冲动。
北秦出了南风眠这一档子事,只怕已经有所防备,你只身入北秦行刺杀之事,只怕落不了许多好处。
与其平白死了,还不如留下有用之身,也许往后,还能杀一杀仇敌。』
『我何尝不知这些?』钟于柏更醉了,他摇头道:『可是,那一日的景象却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。』
『兵败如山倒,我身负重伤,回了安槐皇宫,却见那往常的明君,却瘫坐在王座上。
他怀中,年幼的太子已被他刺死,皇后在他脚边自绝而亡!』
钟于柏许是想起了那些景象,闭起眼眸来:『昔日的君王命我拿出那一柄君父剑,让我杀他,我不愿,他便指着大开的宫阙门庭,道『我许多子民已死,祖宗的基业也亡了,如何能够独活?你不愿杀我,我便烧了这宫阙,死在火里。』』
『于是我刺了他一剑,平日里我的剑锋芒毕露,可斩山岳,可是那一日,我却未能一剑刺死他,便又刺了他一剑,继而又想自绝,安槐君王爬起来,用手挡住我的剑,他说『以知命忠直,不该死在这里。』
正因这句话,我苟活至此……』
钟于柏说到这里,眼中竟落下泪来:『陆景,你来与我说一说,我以君父杀君父!我若不入北秦,又如何通达我的念头?』
为您提供大神南瞻台的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最快更新,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,请务必保存好书签!
第八十三章书楼先生正少年,君父杀君父(第二更)免费阅读.